創業絕對無法事事如意,我沒聽說過有人開公司一路都順遂,都只是掌舵人如何迎接與化解,所以當一個老闆除了營運能力,也考驗著危機處理能力,創業就像打電動,關卡是挑戰,獎勵是經驗值,等級會不斷提升,商場遊戲,永遠不會有破關的一天。
消滅危機要快,既然都說是危機,表示一定是在不可預料的情況之下發生,也許是報章雜誌,也許是客戶投訴,或者上游跑路,下游跳票,產品被控有毒等,知道訊息的那一刻,一定會很錯愕,請暫緩所有情緒,莫急莫荒莫生氣,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,在事情還沒嚴重渲染開之前,請積極滅火,然後尋找對自己有利的管道還有文件,既然這是危機,一定要自已坐鎮處理,再尋求專家意見,千萬不要把事業命脈丟給別人化解,不論成敗,都應該掌握再自己手上。
切割處理要狠,商場上有些事情不能讓步,如果自己所做的事情一切合法,又找不到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,非要犧牲一方的話,請好好保護自己的事業,找出對自己的有利的證據,狠下心來跟這些影響公司的人事物切割,成功完美的從這次的危機中脫身,這時候不要有什麼婦人之仁,如果自己做的事情問心無愧,不需要陪別人承擔錯誤,想想自己的家人還有員工,不要濫用了仁義二字。
預測風向要準,我們常在看電視看到很多企業的危機處理能力根本不行,說錯一句話反而引來更多抨擊,所以這時候要很精準的抓到關鍵話語,那些話要講,那些話不能講,哪部分要特別解釋,哪部分要繼續隱瞞,當整個聲明闡述完畢,一定要換來好結果,尤其是錯不在己的時候,如何成功的由被告人轉為被害者,大家想聽什麼,這都是要事先模擬預測的。
認錯態度要軟,不論這個錯誤怎麼發生,如果有影響到消費者,給道歉跟交代是一定要的,或許能把錯誤過程推的一乾二淨,但對消費者的企業責任是不可逃避的,針對這個錯誤的發生好好道個歉,誠心誠意跟支持你的人說聲對不起,畢竟你的事業帶著大家期望,不應該讓他們換來失望,消費者一定是最無辜的,切勿死鴨子嘴硬,這樣只是讓消費者更反感,認錯沒什麼,做老闆本就要能屈能伸,很多事情不是說對不起就可以解決,但如果事情說對不起就能解決幹嘛不說,道歉不一定是錯,而是一種負責的表現。
補償機制要圓滿,危機處理最高原則就是圓滿落幕,不要讓危機的情緒停留太久,快快想出配套措施,建議各位不要只給一個方案,最好給三個,因為要做情緒轉移,當消費者去想著三個補償方案要選哪一種的時候,無形之中就是轉移了對這個危機的情緒,把生氣還有焦躁轉為思考,這是一個好的開始,每間公司都一定遇過危機,這時候或許會動用到周轉金或備用金,但維持商譽也是經營事業的其中一個環節,不但要處理的好,還要圓滿到能到處張揚,讓消費者沒覺得自己看走眼,流失一些客戶是必然的,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把傷害降到最低。
你所走的每一步大家都在看,能不能把危機化成轉機全憑創業人的緩頰能力,這是每個老闆都必須學習還有面對的,一定要親上火線,消費者才能感受到誠意,避免多說多錯,請好好擬定聲明稿,接著再道歉,然後釋出補償,一次做足,這樣必定能快快度過風波,浪頭上盡量收起情緒,低調行事,不要再讓大眾抓到新的把柄來指責,反而讓事情沒完沒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